小說王耽美小說網

第367章陽謀(1)

關燈
第367章 陽謀(1)

走出帥帳回住處的路上,歐陽龍菲愁眉不展頗感擔心,她說:

“郡王,如此行事不擔心陛下日後降罪嗎?”

“但凡是當以江山社稷為重,如今北方形勢日益嚴峻,我朝已錯失消滅忽喇最佳時機,短時內已無機會,向北、向西活路全無,因此兼並臘婆的意義重大,是我朝南下突圍的最後希望,若南下突圍失敗,恐怕等不到忽喇南下,朝廷也將自敗而內亂。”

岐帝國的問題並不在軍隊無能,相反由於長期的強化軍事,岐帝國更像是漢朝,“國恒以弱滅,唯漢獨以強亡”。

岐帝國對外戰爭雖然不頻繁,但每次都是遠征,一打少則四五年,多則十幾年,遠征的距離動則兩三年千裏,更甚者兩萬裏地去波斯,這麽個折騰法,就是現代化國家也吃不消這麽個折騰。

同時戶部資本化,長期積累的特權經濟惡果,在帝國晚期集中爆發,加之為應對內亂和遠征的經濟開銷,就只能不斷下放特權,濫發銅錢。

岐帝國幸虧是農業、手工業生產力強大,比漢朝高得多,人口也更多,軍隊爭氣,還能應付戰爭的消耗,要不然根本活不過三百年。

現如今岐帝國的問題是國內經濟矛盾無法調和,最終處理不當,可能陷入全面蕭條和經濟崩潰,當這種矛盾上升到政治層面,並全面對決,結果只能是內戰。

因此岐帝國的現在的最大問題並非來自周邊的軍事威脅,而是內部瓦解,外部軍事威脅會因為內戰而加劇國家的悲慘命運。

與臘婆開戰實屬無奈,其趁岐帝國內憂外患之際發兵來攻,按一貫的歷史慣性,若得過且過,後果只能是更嚴重,不打不行,打有可能將過去十年的經濟成果化為烏有,這是沈雲卿擔心的,縱然他本事再大,他也不是萬能的。

不可否認現代人在理念、認知、知識儲備層面是超前的,但大前提是必須遵循歷史的客觀事實和發展規律,你無法一夜變出一整套體系和先進生產。

體系的建立和完善需要時間,更需要人才,這還是順利的情況下,如果不順利,你的時間將被更多牽制於經濟、政治、軍事、外交層面分身乏術,從而遲滯先進理念認知和知識儲備傳化成體系和現實成果的速度。

所以現在的沈雲卿,是在和時間賽跑,而時間又是一切資源的根本核心,沒有時間,一切抽象的、現實的資源都無法服從你的意志任你調配,這是他現在面對的矛盾。

當晚,沈雲卿著手起草善後方案,就土地、經濟、自然資源稟賦、貿易、稅收、法律等關鍵領域制定框架。

翌日,馬文修從城內喚來楚硯傑詢問其意見,結果楚硯傑甩鍋迅速,說自己不懂經濟,不表態。於是只能馬文修自己拿主意,左右拿捏許久,直到中午才拍板接受沈雲卿反間之計。

得馬文修首肯,沈雲卿遂即趕赴城北治所,將有關決定告知趙元。

當然,反間的目的自然是不能說的,能說的都是看得見的好處和實惠,以至於趙元、吳應等人都有些不敢相信。

“聖使大人此話當真?”

“自然是真的,若是假的,臘婆各族數百萬眾,我朝若出爾反爾,豈非陷自己於不仁不義之地。”

“那我等在臘婆所屬一切之權益又該如何?”

“這說來有些覆雜,左承王也看到了,真心向著我朝的臘婆勳貴官吏並不多,而我朝也以十二萬分之誠意,希望更多臘婆各部歸順我朝。

但事與願違,有些頭人依然被趙禹、阿杉貴等人所蠱惑利用,而有些則存心是死不改悔與我朝為敵,負隅頑抗,因此如果戰事繼續,難免要傷及一些人。

因此日後臘婆之地所屬頭人會減少,而頭人減少了,剩下的頭人與勳貴怎麽分,這件事還得左承王與各部頭人,會同我朝一起商議,現在說了既沒用,也著實不好分,閣下以為呢。”

“聖使大人言之有理,只是不知此事天朝陛下可有明確答覆?”

“此議乃本使所提,只要臘婆各部認可,本使即刻向我朝陛下稟報,盡最大努力為臘婆各部爭取。”

其實這件事的關鍵不在女帝和朝廷是否會最終同意,而在於消息在臘婆各部內部的擴散會引起人心變動,只要達到這個目的,反間計也就成了大半。

“本使希望左承王能盡快將本使的意思,傳達給城中各部頭人,與城外之人。九月的戰事閣下也看到了,如今我軍的戰力閣下也看到了,繼續作戰對臘婆各部而言毫無勝算,臘婆各部也得不到任何好處。

是要繼續與欽犯趙禹、趙越、阿杉貴、黎孔等人同流合汙負隅頑抗到底,還是化幹戈為玉帛,萬民安居樂業,選擇不在我朝,而在臘婆各部,還望左承王明白。”

“是,在下明白了,只是這遷徙一子或一女與我族百姓前往天朝,此事各部恐怕會有所顧慮,還請聖使大人明鑒。”

“若不遷徙人口與子女,我朝陛下封給臘婆各部的好處,又如何能落實,難道各部希望由我朝衙門代為打理?左承王你放心嗎。”

“呵呵……”

趙元略顯尷尬,未做答覆,沈雲卿繼續又說:

“將各部頭人家中一子或一女送往封地,本使也是為臘婆各部所想。眼下的局面閣下也看到了,兩國語言互不相通,交流甚為困難。

本使不得不從海外與本地募集通譯,但也只能解一時之困,無法長久。遷徙各部頭人子女一人,便是為了便於臘婆各族與我朝中原往來溝通。

同時每一代封爵,遷徙數千至萬人,並非每年遷徙,而是每代,唯有如此,更多臘婆百姓進入我朝,既能服侍在我朝安居樂業的各部頭人子嗣,同時也能為臘婆各部培養更多的人才,經營地方。

當然,如果臘婆各部放心將產業交由我朝百姓與商人,不遷徙,本使也沒意見。”

從中原向臘婆遷入岐民,以及從臘婆遷出各部遷往中原,都是以稀釋當地人口成分比例,是長治久安,解除臘婆各部繼續反叛來源的根本政策。

從臘婆本土遷走部分人口,其一是稀釋人口,其二是形成一南一北文化通融和交流渠道,解決語言溝通障礙,並通過對歸化遷入中原的臘婆各族,令其成為臘婆本族在岐帝國的利益代理人。

同時也通過文化和教育,讓遷入中原的臘婆各族,成為溝通臘婆的載體,而且既然要將臘婆商品市場交由他們自己打理,沒有足夠的本族中原代理人,顯然是不行的,而讓他們把經營權交給中原雇傭的岐民百姓和商人,顯然他們也信不過。

其三,通過遷徙人口補入人口,得讓他們知道中原的先進文化、生產模式和手工業體系,從而讓遷入中原的臘婆各族適應中原的生產生活,進而逐漸影響其本族。並同時融入中原經濟,使之產生依賴。

其四,岐帝國人口基數雖然龐大,但也才六千四五百萬,沒有過億,基數增長的比例,經不住長期高強度的對外遷出人口,加之缺乏完善的現代醫療體系,人口自然死亡率高,而可見的未來三十年內,軍事沖突加劇,死亡人口將進一步增加,補入人口,緩解因為人口遷出而導致的勞動力減少。

當然,也能從技術和工業層面提升產力,但人口的增加仍然是短期內增強國力的有效手段。也是鞏固國土,對外遷徙人口鞏固海外領地的重要資源,所有土地,人是第一主體,沒有人,你說這塊地是你的,證據呢?

其五,適當的遷出臘婆各族人口,當地的土地矛盾能進一步化解,並為遷入的岐民提供空間。

盡管臘婆未開墾土地潛力巨大,存有大片原始森林,但在目前的技術條件和經濟條件下,能分配的都是已經開墾和有力開墾的土地,看得見摸不著無力去摸的,都不太現實。

最後,目前臘婆各部內部山頭林立,但戰爭的過程中,不可避免要消亡相當一部分頑固權貴和頭人階層,因此戰後剩下的權貴與頭人數量不會太多。

眼下一個小頭人所擁有的縣、寨人口少則三五千,多則上萬,而大頭人手下籠絡著本寨和一群小頭人,人口少則四五萬,多則十多萬,而其他沒有納入臘婆統計的邊緣小部落更是不計其數。在此基礎之上,遷走人口,其顯然是吃不消的,也不會同意。

但戰爭中,大量大小頭人死亡,殘存的權貴勢力將會吸收這些山寨勢力的土地與人口,每個頭人的轄下人口大幅增加,少則幾萬,多則可能十幾萬,但要想完全順利接管擴張的勢力,並不容易。

因此從其轄下人口遷徙幾千至上萬人,從某種意義上而言,是幫助其將異己遷出臘婆本土,同時又避免了日後內部族群的分化和內戰,也避免了壓制異己又造成叛亂,給朝廷統治帶來困難的被動局面。

沈雲卿始終認為自己是一個現實而純粹的大同主義者,而不是狹隘的民族主義者。

殺戮和沖突並不能解決問題,但同時,他也相信不同文明,不同文化群體,不同地域族群間的生存模式和思維邏輯也迥然不同,單純用己方的標準去要求他人遵循你的模式,這是行不通的。

這個世界上沒有什麽普世的標準,因為標準依然是有公差的,而人性的公差是不能用絕對標準去評判的,不同地域,不同文化,不同文明的群體,更無法用一套模式去套。

因此臘婆的問題也好,還是日後更多海外領地的夷民也罷,都需要不同而治理模式,但前提是在的最高文明提下和宗旨大綱的前提下,實現命運同體共治,殺戮和沖突永遠沒有出路,但作為維護國家利益,文明利益,民族生存繁衍的手段,又必須時刻準備使用武力。

在矛與盾之間,維持平衡與打破平衡,取決於一個文明的處事態度與對世界的價值觀。

你可以不斷的殺戮、掠奪、奴役,也可以恩威並施,理服海內,軍事與政治兩手都抓,無論走哪條路,今天的抉擇,都決定了文明延續數百年後的最終命運。

出來混,總是要還的,你可以搶一次,可以搶一年,也可以殺傷搶掠幾百年,但你不可能永遠的靠掠奪他人,剪別人的羊毛過日子,早晚有一天,你要為過去幾百年間的燒殺搶掠和奴役付出代價,而且是連本帶利的吐出來。

盡管沈雲卿不相信因果報應,但現在,站在文明歷史的巔峰,他開始相信無論是人的因果,還是政治、文明的因果,始終無法超脫因果的關系。

也許,這就是時空下最大的法則,也許可以猖狂一時,但總有一天你要為此付出代價。你過去的猖狂積累的能量,早晚要反作用於自己。

而歷史往往又是神秘莫測無法預知的,沒人會想到自己走向巔峰的一刻,同時走在下坡的起點。

同樣,也沒人知道自己何時何地會走上巔峰之路,何時何地又會滑坡,但歷史的規律證明,沒有永遠的巔峰,也沒有永遠的深淵,決定巔峰高度與深淵深度的,只有你為人處世帶來的一系列因果關系,能改變巔峰與深淵之間的落差。

就好比是高峰波與低谷波,你無法決定自己何時達到巔峰,何時走向低谷,又何時走出低谷,何時走向高峰,但你能決定高低波的初始能量,能量越低,波動率越低,越高,波動率越高。

當然,能量越高,收益越高,能量越低,收益越低。

換而言之說,如果走上血腥掠奪之路,短期內你能得到的無疑是驚人的財富,得到更多的土地,但將歷史的時間線放大數百年,你今天得到的,早晚都要失去,並走上陌路。

快與慢之間,多數文明能看到的只是利益,而不是時間背後的文明價值,在大時間尺度下,暴利貪婪攫取的利益都是無法長久的,但小時間尺度下得到的一時之快,又會蒙蔽絕大多數人的眼睛和思維邏輯,以至於迷失方向。

沈雲卿恰是站在大的歷史時間尺度之上,看待當下的歷史問題,為帝國一勞永逸的解決後顧之憂。
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